易損件類型 | 常規更換周期(參考) | 關鍵影響因素 |
---|---|---|
機械密封 | 1-3 年 | 1. 輸送介質含沙 / 雜質濃度(濃度越高,密封磨損越快); 2. 泵的運行時長(24 小時連續運行比間歇運行損耗快); 3. 密封材質(丁腈橡膠、氟橡膠等耐腐性差異)。 |
潛水泵葉輪 | 2-5 年 | 1. 介質中硬質雜質(如碎石、纖維)含量(易造成葉輪磨損、卡頓); 2. 葉輪材質(鑄鐵、不銹鋼、工程塑料的耐磨性差異); 3. 是否存在 “空轉” 情況(空轉易導致葉輪過熱變形)。 |
橡膠軟接頭 | 2-4 年 | 1. 介質腐蝕性(如酸堿污水會加速橡膠老化); 2. 環境溫度(高溫 / 低溫會縮短橡膠壽命); 3. 管道壓力波動頻率(頻繁波動易導致接頭疲勞開裂)。 |
液位傳感器探頭 | 1.5-3 年 | 1. 介質粘稠度 / 雜質附著性(粘稠污水易覆蓋探頭,影響靈敏度); 2. 清潔頻率(定期擦拭可延長壽命); 3. 傳感器類型(超聲波式比浮球式損耗略慢,但需防油污附著)。 |
止回閥閥瓣 / 密封圈 | 1-3 年 | 1. 介質中顆粒雜質(易卡滯閥瓣,導致密封失效); 2. 開關頻率(泵啟停頻繁會增加閥瓣撞擊損耗); 3. 密封圈材質(食品級橡膠比普通橡膠耐老化性差,需結合介質選擇)。 |
格柵(濾網) | 視堵塞情況(1-6 個月檢查,按需更換) | 1. 污水中懸浮物 / 纖維含量(如生活污水比工業污水堵塞慢); 2. 格柵孔徑(小孔徑易堵塞,需更頻繁清理 / 更換); 3. 是否配備自動清污裝置(有則減少人工更換頻率)。 |
軸承(潛水泵內) | 2-4 年 | 1. 泵的運行負載(超載運行會加速軸承磨損); 2. 潤滑情況(部分軸承需定期補脂,缺脂會導致燒毀); 3. 介質溫度(高溫會破壞潤滑脂,縮短壽命)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