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損件名稱 | 主要功能 | 常見失效表現 | 更換周期(參考) | 維護建議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潛水泵葉輪 | 驅動水流提升,決定出水流量 / 壓力 | 1. 葉片磨損、變形(導致流量下降、噪音增大); 2. 葉輪卡死(被纖維、碎石纏繞或卡堵); 3. 葉輪腐蝕穿孔(水質含酸堿或氯離子時) |
1-3 年(視水質:雨水泵站更長,工業廢水 / 生活污水泵站更短) | 1. 定期清理泵腔雜物,避免葉輪卡堵; 2. 水質惡劣時選擇不銹鋼(304/316L)材質葉輪; 3. 發現流量下降 10% 以上時拆解檢查葉輪。 |
格柵齒耙 / 濾網 | 攔截污水中大塊雜質(如塑料袋、樹枝),保護水泵 | 1. 齒耙齒牙斷裂、變形(無法有效截留雜質); 2. 濾網破損、堵塞(雜質穿透濾網進入水泵) |
機械格柵:2-4 年; 手動濾網:6-12 個月(易堵塞需頻繁清洗,破損后立即更換) |
1. 每日巡檢格柵運行狀態,及時清理纏繞雜物; 2. 濾網選擇高韌性尼龍或不銹鋼材質,避免脆性斷裂; 3. 機械格柵定期檢查齒耙與軌道的契合度,防止卡阻磨損。 |
管道密封圈 | 密封管道接口(如進出水法蘭、泵體接口),防止漏水 | 1. 密封圈老化、硬化(接口滲水、滴漏); 2. 密封圈被雜質劃傷(密封失效,漏水加劇) |
1-2 年(或發現漏水時立即更換) | 1. 選擇耐油、耐老化的丁腈橡膠或三元乙丙橡膠密封圈(避免使用普通橡膠); 2. 安裝時清理接口雜質,避免劃傷密封圈; 3. 定期檢查管道接口,發現滲水時先緊固螺栓,無效則更換密封圈。 |
易損件名稱 | 主要功能 | 常見失效表現 | 更換周期(參考) | 維護建議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潛水泵機械密封 | 密封水泵電機軸與泵腔的間隙,防止污水進入電機 | 1. 密封面磨損(電機進水,跳閘或燒毀); 2. 密封件老化(軸封處滲水,電機受潮) |
1-2 年(或水泵運行時出現 “電機進水報警” 時) | 1. 必須選擇適配水泵型號的原廠機械密封(避免尺寸不符導致密封失效); 2. 更換時在密封面涂抹專用潤滑脂(增強密封性,減少磨損); 3. 避免水泵干運行(干轉會快速燒毀機械密封)。 |
格柵鏈條 / 鏈輪 | 驅動機械格柵齒耙循環運動(提升截留的雜物) | 1. 鏈條磨損、伸長(齒耙運行卡頓、異響); 2. 鏈輪齒牙磨損(鏈條跳齒,無法驅動齒耙); 3. 鏈條銹蝕(水質潮濕,未及時潤滑) |
鏈條:2-3 年; 鏈輪:3-5 年(若鏈條頻繁更換,需同步檢查鏈輪) |
1. 每周對鏈條添加專用潤滑油(如鈣基潤滑脂,避免使用稀油被污水沖刷); 2. 定期調整鏈條張緊度(松弛易導致跳齒,過緊加速磨損); 3. 選擇鍍鋅或不銹鋼鏈條,減少銹蝕風險。 |
軸承(水泵 / 格柵電機) | 支撐電機轉子 / 傳動軸運轉,減少摩擦阻力 | 1. 軸承異響(如 “嗡嗡”“咯噔” 聲,伴隨振動增大); 2. 軸承過熱(運行時溫度超過 80℃); 3. 軸承卡死(導致電機過載跳閘) |
2-4 年(與電機使用頻率正相關,頻繁啟停會縮短壽命) | 1. 電機運行時用手觸摸軸承端蓋,感受溫度是否正常; 2. 每年對軸承補充潤滑脂(避免潤滑脂干涸,需使用與軸承型號匹配的潤滑脂); 3. 避免電機過載運行(如水泵卡堵時及時停機,防止軸承因過載損壞)。 |
易損件名稱 | 主要功能 | 常見失效表現 | 更換周期(參考) | 維護建議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液位傳感器探頭 / 浮球 | 檢測井筒內液位,控制水泵啟停(核心控制部件) | 1. 探頭結垢 / 油污覆蓋(液位檢測不準,水泵誤啟停); 2. 浮球開關卡滯(無法隨液位升降動作,水泵持續運行或不啟動); 3. 傳感器線路老化(信號中斷,控制柜無液位顯示) |
探頭:2-3 年(水質差時 1-2 年); 浮球:1.5-2.5 年 |
1. 每周清潔探頭表面(用軟布擦拭,避免劃傷感應面); 2. 浮球選擇抗腐蝕的 PP 材質,避免使用金屬浮球(易銹蝕卡滯); 3. 每月校準液位傳感器(對比顯示液位與實際液位,偏差超 5cm 需調整)。 |
控制柜接觸器 / 繼電器 | 控制電機電源通斷,實現水泵啟停、過載保護 | 1. 觸點燒蝕(接觸不良,電機無法啟動或頻繁跳閘); 2. 線圈老化(接觸器無法吸合,無動作); 3. 觸點粘連(電機持續運行,無法停機) |
3-5 年(或出現跳閘、觸點異響時) | 1. 定期打開控制柜,檢查觸點是否有燒黑、氧化痕跡(可用細砂紙輕微打磨); 2. 保持控制柜干燥清潔,避免灰塵、水汽導致觸點腐蝕; 3. 選擇與電機功率匹配的接觸器(避免小容量接觸器帶大功率電機,導致觸點過載燒蝕)。 |
井筒井蓋密封圈 | 密封井筒頂部井蓋,防止雨水、雜物進入,隔絕異味 | 1. 密封圈老化、變形(井蓋滲水,井筒內積水增多); 2. 密封圈脫落(無法密封,異味外溢) |
2-3 年(或每次開啟井蓋后檢查,發現破損立即更換) | 1. 選擇耐候性強的橡膠密封圈(適應戶外高低溫環境); 2. 開啟井蓋時避免拉扯密封圈,防止撕裂; 3. 定期清理井蓋與井筒接口的雜物,避免密封圈被擠壓變形。 |